高素质农民必须具备的法律意识和法律习惯​

baike2024-02-270

高素质农民必须具备哪些法律意识和法律习惯?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一方面,意味着公民能够发自内心的认同和尊重国家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并以之为自己行为的准则,自觉遵守法律;另一方面,还意味着公民能从平等的观念出发,要求他人和各类公共机关也遵守法律的共同约定,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事。

法律意识的具备表明一个公民在正确处理自身与社会关系上的成熟。对于农民来讲,具备法律意识不仅仅停留在对道德和法律知识的简单记忆与背诵的层面上,而是应该将其真正内化为自己遵循的准则,这是农村法制秩序得以建立的基础。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我国广大农村仍旧是血缘、亲情基础上的社会,农村习惯经常取代国家法律成为处理纠纷的标准,有人把这种现象归结为血缘关系基础上的“熟人社会”特征。

因此,培养和提高农民的法律自觉意识,而不是把自己仅仅看做是装载法律知识的容器,那么农民就能告别陋习和愚昧,形成科学理性的处事方式。新农村建设中,这不仅体现了农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符合农民的根本利益,而且还能使农民群众把对乡规民约的遵循与国家法律有机结合起来。

农民法律习惯的缺乏不仅严重影响其法律意识的增强,而且影响其行为。(xnw888.com)事实上,农民往往依赖于各类权威的维权活动模式,而不选择现代法律裁决方式。司法在农民的纠纷解决方式中所占比例还较低,政府或人民调解员调解仍是农民解决纠纷的最主要方式。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全面实行法治,将现代法律信仰、法治精神的培育作为重要环节,培养农民的法律习惯就成为重要的内容。培养农民的法律习惯,使农民借助法律制度维护权利、履行法定义务、实现自己的利益,是新农村建设中提高农民法律素质的重要任务。只有培养农民法律的习惯,农民才会变书本上的法为现实中的法,才会真正消除对农村法制的认知障碍,才会真正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才会真正享受法律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利益。

当然,法律习惯的培养“不是依靠外在强制力的压制而形成的,它是一个自发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或者说是在一系列日常社会活动、经验、感受之中而达到的皈依。”它必须在实际的法律运作过程中,在相关行为主体真切地感受到法律带给他们的实效,并对法律产生信任和依赖心理的过程中逐步成长起来,这是一个长期的、逐渐变化的过程。

只有农民在其长期的日常生产生活中一直都能感受到法律所带给他们的利益和权利,而不是法律的朝令夕改或因人而异等经常出现不稳定的情况,人们才能在长期的信任和信赖的心理作用下逐渐产生健康的法律意识,进而自觉遵守法律规范和维护法律秩序,养成法律习惯。

以上就是有关《高素质农民必须具备的法律意识和法律习惯》全部资料分享,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链接:http://xnw888.com/10028.html
做好小麦绿色种植需要掌握哪些技术
 « 上一篇
分享几个春季潮湿以及风湿性关节炎的食疗方法
下一篇 » 
提交评论

清空信息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