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养殖_河蟹人工繁殖需要哪些技术

yangzhi2019-04-110

河蟹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我国的水产珍品。由于近年沿海的河道建设闸坝渐多,河蟹洄游受阻,致使强苗缺乏,产量下降。因此,河蟹育苗工作便成为发展养殖河蟹的关键。

安徽省滁县水产养殖场,立足于“海水人工化,生产工厂化”的目标,进行人工配制海水育蟹苗的试验,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试验的亲蟹,每年霜降前开始采运,一般为二龄成熟蟹,体重在100一200克,亲蟹用草包实扎紧,运回渔场后逐个挑选,除去残弱。亲蟹笼养或散养于池塘中,每笼放养20-25只,雌雄分开,蟹笼半悬于水下:散养亲蟹每亩暂养3000只,水深1一1.5米,每日冲水二次,更新水质。亲蟹在水温10℃以上时每周投喂1一2次,食物以成鱼干为主,搭配些山芋蔬菜等。投食量按摄食情况而定。10℃以下时少喂或不喂。

河蟹养殖_河蟹人工繁殖需要哪些技术

试验用的海水是人工配制而成的,开始曾用江苏省如东县盐场的浓缩海水,经本地池塘淡水稀释而成,稀释后的盐度可达11-19‰。后来,完全按人工配方的设计要求施放各种所需成分的盐类,用淡水配制成人工海水,并不断验证和完善海水的人工配方。淡水较混浊,加盐后浮游生物基本死亡,往往严重缺氧,因此需要沉淀后曝气处理,方能使用,并经常测定本地淡水的主要水质成分和配用各种工业用盐的有效浓度,以校正实际配方量。

进行亲蟹交配、孵化和幼体培育的试验池可用四种形式:

(1)室外土池:面积15-50平方米,池深60-90厘米,塑料薄膜铺底。交配蟹和抱卵蟹用竹笼吊养或散养于池中,因薄膜光滑,一般不逃。池中置有砂滤蕊,用空压泵充气增氧。

(2)阶梯式流水池;面积为1和2平方米各两个,成平行2组,池深1米,水深60-90厘米,池底以上10厘米置有40目聚乙稀过滤筛网,上、下两池底高差为10厘米。两组流水池的水流方向相反,一组由下往上;一组由上往下。

(3)室内充气式静水池:面积为2平方米,共四个。池深60-100厘米,水深30-60厘米,池中置有砂滤蕊,用空压泵增氧,出水口一侧的池角装有过筛网。

(4)室内淋雨式循环池:9平方米的3个,18平方米的1个,池深60-100厘米。水流由进水塑料管喷水增氧,降水入池,经池底或滤角过滤筛网,由排水孔经排水沟曝气跌入集水池,用泵提水入小水塔。最适量加入新配制的海水,以补充损耗和替换部分原池水。

河蟹养殖_河蟹人工繁殖需要哪些技术

试验早期水温偏低,室内水池建筑应朝南向阳。屋顶和墙壁用玻璃和塑料薄膜双层覆盖,利用空气保温,使水温增至所需温度,以便在冬、春季多一个月试验周期。可用继电器控制电热棒,在淡水白铁桶内间接加热池水,或用立式取暖电炉、煤炉管道增加室内温度。

亲蟹经1-4个月的冬季暂养,按试验设计的需要,有计划分期分批进行交配促产。最早从12月1日开始促产交配,最后一批迟至5月份。交配时的密度,室内为每平方米4-5只,室外每笼8-10只,雌雄比例为3:2。

交配的亲蟹投入人工海水后,有的1-2天就抱卵,有的要20-30天,主要根据亲蟹成熟情况和外界条件(温度、盐度、氧气等)是否适宜而定。抱卵蟹的饲养密度,室内为每平方米2-3只,室外为每笼5-8只。捉除雄蟹,仍适量饲喂成干鱼、山芋等食物。室内抱卵蟹在人工加温条件下或试验后期(自然水温增高)约需10一20天就可孵化出蚤状幼体,再需15天左右即可育成大眼幼体。在流水条件下,蚤状幼体的培育密度每立方米海水不超过10万只。

人工繁殖蟹苗的成功,为我国水产养殖开创了一条新路。希望这项新兴的养殖业能尽快发展,以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


  链接:http://xnw888.com/2615.html
桔饼制作技术_加工桔饼的原料是什么
 « 上一篇
冬小麦高产栽培的品种选择及田间管理技术
下一篇 » 
提交评论

清空信息
关闭评论